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清洗置换

EDI化学清洗操作视频,轻松掌握清洗步骤!

发布日期:2023-05-30 16:17:53 浏览次数:

摘要:

EDI技术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膜去除水中离子的电化学过程,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。清洗是EDI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,仔细的清洗步骤是确保EDI系统工作正常运行的关键。本文将对EDI化学清洗操作视频进行详细介绍,帮助读者轻松掌握清洗步骤。

正文:

背景介绍

EDI技术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膜去除水中离子的电化学过程。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,现代工业生产中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了EDI技术,可以将离子浓度降低到非常低的水平,以满足生产的高纯水用途。然而,为确保EDI系统正常工作,每次使用前都需要进行化学清洗,仔细的清洗步骤是确保EDI系统工作正常运行的关键。因此,了解EDI化学清洗的操作步骤非常重要。

清洗设备及介质的准备

在开始清洗前,首先需要准备清洗介质和设备。清洗介质通常是一种氢氧化钠(NaOH)和亚硫酸钠(Na2SO3)的混合物,在制备清洗介质时必须严格按照比例进行。清洗设备包括水槽、泵浦、管道、清洗罐等等。在准备清洗设备时,应注意设备的清洁度和状态。

清洗步骤

第一步是将EDI水制备系统中的离子交换膜停机,让其进入自循环状态。对于低温水洗法,则需要在清洗之前将系统提前加热至80°C左右。之后,将预先配制好的清洗介质倒入EDI制水系统中。为了确保清洗效果,清洗液的加入应充分混合,以使介质均匀分布。

第二步,打开循环液体泵。由于EDI系统的电化学特性,将同时进行NaOH和Na2SO3水解反应,产生氢气和二氧化硫等反应物。因此,必须保持通风良好,以避免积累的气体爆炸。

第三步,按照设备说明书上的要求开启循环输送泵。当清洗介质在EDI制水装置含满液体的槽内循环时,应适度调节泵的流量,在EDI制水系统中形成大约2.5米/秒的全面流动状态。

第四步,停止循环导水槽加热,控制缓慢降温,直到清洗介质温度降至50°C位置,然后按照序列关闭EDI制水系统中的设备,停止清洗。

清洗后的处理

清洗后的处理包括排放、中和、洗手等一系列操作。清洗介质不能直接排放,需要处理。最好的处理方法是通过中和作用,将NaOH中的碱性物质和Na2SO3中的酸性物质中和,以达到中性效果。为了保证处理效果,在中和过程中,应根据滴定后样品检测pH值,以判定介质满足排放条件。

另外,清洗后的设备必须进行洗手。一般来说,清洗后需要使用3~4级纯水进行洗手,等到洗手过程中的电导率符合生产需求时,EDI系统才能重新启用。

其他注意事项

为了确保EDI化学清洗的效果,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:

1、介质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比例配置,确保清洗液均匀分布。

2、清洗液温度应严格控制,清洗前须加热,清洗后要缓慢降温,以避免清洗液温度变化过快,损坏设备。

3、清洗效果与清洗时间密切相关,过长或过短的清洗时间都会影响效果。

4、在清洗过程中,必要时定期检查清洗情况,以确保清洗效果及时达到预期。

结论:

本文对EDI化学清洗操作视频进行了详细介绍,包括清洗设备及介质的准备、清洗步骤、清洗后的处理和其他注意事项。清洗步骤对于确保EDI系统工作正常运行非常重要,因此必须严格遵守。EDI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,清洗是EDI系统工作正常的重要环节,希望本文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EDI化学清洗操作步骤。最后,建议EDI使用者遵守相关规定,确保EDI系统始终保持正常运行。巴洛仕集团专业化工清洗,化工投产前清洗,拆除动火前清洗,管道清洗,油罐清洗,多晶硅清洗,化工拆除,污泥资源化利用。


环保 市政污泥 危险废弃物
查看更多 >>

推荐案例